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武汉一纸不足300字复印件 狂卷国有资产3千万
作者:李 郁  文章来源:法制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7/22 13:53:5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据说一条地铁线从一块国有公司的土地下穿过,这块地不能修建高层建筑,因而大大贬值了。不久,有证明说这种说法法虚假,但地块仍被以极低价格拍卖。几千万国有资产流失了,但不见有人为此负责。湖北省纪委、省人大领导都作过批示,但但查处最终没有结果。而这一切只缘于一张不足300字的“报告”的复印件。这事儿听起来滑稽,但它确实就发生在湖北首府武汉

法制网记者 李 郁

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与新河街交叉路口的东北角,一处商品房开发区内几幢高楼正在施工中,人们看着一天高似一天的大楼主体结构,并不知道其背后发生的故事。

事实上,这块地原是一家国有公司土地,价值至少可达5000万元。两年前,却被以1300万元卖掉,3000多万元的国有资产流失,而这一切只由于一张只有300字的证明复印件。

了解这一事件的人都觉得,事件的背后,有一个精心策划的圈套。

一块惹人注意的土地

汉康物业发展公司是一家国有公司,1992年9月由武汉市体改委组建,注册资金登记为3000万元。

1994年,汉康物业与武汉住宅投资公司、恒丰经济技术和恒丰联合置业建立了业务关系。几年下来,因种种原因,3家公司说汉康物业欠他们共1443万元。这期间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又经多方调解解决终无结果,最终走入诉讼。

2000年武汉市江岸区法院分别就3家公司的起诉作出判决,要求汉康物业分别返还3家公司138万元、321万元和860万元,共计1319万元。

汉康物业不服判决,提出上诉,可惜在期限内无法交齐巨额上诉费,被法院按自动撤诉处理,一审判决生效。

汉康物业无力执行判决。2001年11月,该公司的13亩土地被法院查封。

汉康有地一共25亩,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中心地带,开发前景当时就看好。几年前汉康物业就开始在这里开发商品房,一期工程用去12亩。剩下的13亩也完成了基础建设,再过一两年,就能全部建好,到时候汉康即可还清债务。由于法院把该公司的用地和账户全被封死,所有工程只好全部停止。

汉康物业认为,这块地按当时价格至少值5000万元,江岸区法院因1300多万元债务就将地块查封,是超值查封,违反了最高法院相关司法解释,为此不断上访和申诉。但两年多时间,没有任何结果。

突然出来个地铁线规划

2004年3月,一个划转汉康物业这块土地的方案开始运作。

武汉市政府督察室给市长的一份报告,提出了解决汉康物业拖欠两恒丰公司债务的方案。报告说,两恒丰公司已因债务未清而歇业,职工全部下岗回家,对政府“积怨很深”。汉康物业是政府“虚投出资”的国有公司,注册资金登记为3000万元,政府负有连带在注册资金限度内偿还债务的责任。汉康物业无力偿还债务,建议由市规划土地局将汉康的13亩土地划归两恒丰使用,以平息这一债务纠纷。

然而这块地的价值远高于两家1100多万元的债务,如何“划归”?

督察室的报告说,这块地价值没那么大,因为规划有地铁将从下面通过,属于“控制地段”,“不能新增建筑”,整个地块价值大减了。

督察室有一份武汉市规划国土局写给该室的报告,说是在汉康物业那块约13亩的地中有8亩在“地铁控制线”之内,地铁2号线将从下面通过,因此这块地只能建“1至3层浅基础建筑”。报告还附一张电脑打出的地块简图。

这份报告日后成了争议的焦点。

报告的落款是武汉市城市规划局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盖的却是国土资源局的“业务联系专用章”。整篇报告不足300字,而且只是一份复印件。

为什么规划国土局专门写给督察室的报告不盖局的正式公章,却用“业务联系”章?为什么没提交文件原件,交来的却是复印件?

督察室后来的解释是,他们当时要的就是复印件,因为政府部门之间的文件不需要太正规。

市领导对督察室的报告作了原则性批示,报告提出的划转地块方案没有实行。

方案没实行,规划土地局那份短短的、“不太正规的”复印件报告却继续起着关键作用。

2004年7月,江岸区法院通知汉康物业,准备将查封的土地评估后拍卖或变卖,以偿还3家公司的债务。

随即,江岸区法院委托武汉国佳房地产评估公司对汉康物业的13亩地价进行评估,所提供的资料里就有这份复印件报告。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