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影音 | 图片 | 论坛 | 模拟驾考 | 免费取名算命 | 瓷都工具 | 留言本 | 域名 | 瓷都商城 | 汇款 | 
您现在的位置: 瓷都热线|诚信中国:“一就是一”(1941.CN) >> 资讯 >> 网络文摘 >> 另类其他 >> 正文 登录 注册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魅力泉州1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
泉州市简介
魅力泉州(图)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         ★★★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方网 更新时间:2006-6-13 18:48:39
【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总面积11015平方公里,人口728万人(不含金门县)。泉州的自然人文地理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一是山地资源丰富。山地面积达60多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5,农耕地面积14.5万公倾,水果面积10.3万公顷,茶叶面积近2万公顷。二是海域面积广阔。与台湾隔海相望,距金门最近距离仅5.61海里;海岸线曲折,长达427公里,有大小岛屿207个,目前拥有4个港区,16个作业区;万吨级以上码头34座、54个泊位。三是气候条件优越。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200c,无霜310天以上,年降雨量1000—1800mm,有“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称。盛产特色农产品,已建成全国乌龙茶、龙眼、桔柑三大生产基地。四是文化积淀深厚。泉州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正式建制,为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唐朝时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素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和“世界宗教博物馆”美誉。全市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4处,其中国家级14处,省级40处,主要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反映海外交通史的九日山祈风崖刻、灵山圣墓、有并称古代“三大丛林”的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全国最大的道教石刻老君造像、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净寺和世界仅存的摩尼教佛像石刻,有代表古代建筑杰出成就的洛阳桥、安平桥、东西塔等。泉州还拥有绚丽多彩的动态文化,是中国南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至今还保留着梨园戏、木偶戏、南音、高甲戏、打城戏和南少年武术等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南音被称为中原古乐的活化石。五是海内外泉州人多。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泉州籍华侨、华人有600多万人,占福建省华侨总数的76%;旅居香港同胞70万人,旅居澳门同胞6万人,三者合占全省60%以上;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泉州。六是政策优势独特。泉州先后被国家列为闽南厦漳泉沿海经济开放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全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用好特殊政策、灵活措施。//by http://CiDu.Net/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抓住机遇,扭住中心,爱拼敢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福建省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200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0.11亿元,财政总收入105。01亿元,经济总量连续7年居福建省首位,在全国200个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中列第29位;所辖7个县(市)均跻身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行列,晋江、石狮、惠安、南安四县市连续两年跻身全国“最发达100县(市)”前50名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上述四县(市)及安溪进入“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列前100名的县(市)”。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19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55元,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全市36%的县(市、区)、35。3%的乡镇(街道)、45。7%的村达到宽裕型小康标准。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市“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公路主干道全面改造拓宽,每百平方公里密度达96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泉福、泉厦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漳泉肖铁路里程244公里建成投入运营;泉州晋江机场开通17条航线,通航22个城市,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36位;港口吞吐能力位居全国沿海大型港口第16位、全省第3位。电力、通信发达,城乡电话用户超过280万户,成为全省第一个、全国第三个城乡电话用户超过200万户的地级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原来古城区的6。62平方公里扩展到58.2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4.2%,城镇化水平达45。9%,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沿海次中心城市为骨干,立体交通网络完备、市政设施完善,具有闽南侨乡特色的城市群初具规模。泉州名城保护和建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山路保护与整治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市区排洪排涝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去年,泉州市还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和“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称号。三是小康建设成效显著,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在1996年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后,1997年开始宽裕型小康建设,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195元和11155元,全市35。3%的乡(镇、街道)、45。7%的村(居)达到宽裕型小康,石狮市、晋江市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四是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相继荣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目前,泉州市正加快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以“中国泉州南音”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进程,致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城市和泉州湾滨海城市。//by http://CiDu.Net/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泉州经济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是以市场调节为主,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20多年来,泉州市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改革。按照以“以大市场促大流通,以大流通促大发展”的发展思路,全市重点建设了一批辐射面广的区域性、全国性的大市场。如晋江鞋业市场,石狮服装市场,南安建材、粮食市场,惠安石雕工艺市场,安溪茶叶市场,德化陶瓷市场等。采取“一县为主、各方配合,一个舞台、大家唱戏”的办法,充分发挥同业公会和遍布全国各地泉籍商会的作用,加快泉州商品在外地的销售网络建设。近几年来,我市连续举办五届9.9商品交易会、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展洽会、中国茶产业国际高峰会、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中国泉州(惠安)石雕石材国际展示会等大型商贸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的培育和发展。//by http://CiDu.Net/

  二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对外开放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从来料加工起步、创办三资企业,到37家国有企业一揽子嫁接外资、土地成片开发,始终坚持“港澳侨台外都欢迎,大中小项目一起上,一二三产业都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保持较好发展势头。自1980年6月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开始,至2004年3月,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0039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9。14亿美元。外资来源从以港澳台地区为主,发展到东南亚和欧美日韩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从传统加工项目和农业,拓展到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成片开发等。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济贸易关系,2003年全社会出口商品交货总值65。44亿美元,其中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19。16亿美元。//by http://CiDu.Net/

  三是以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泉州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以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有限责任公司3。1万家,国有企业2251家,集体企业6491家,个体工商户8万多户,股份有限公司34家,企业集团133家,15家企业上市(其中香港上市11家)。大力实施质量振兴战略和创名牌、创品牌战略,加快产品贯标认证步伐,发挥名牌效应。涌现出安尔乐、富贵鸟、SBS、金鹿、安踏、七匹狼、九牧王等7件中国驰名商标,富贵鸟、安踏、特步、爱乐、亚礼得三兴、梅花、柒牌等中国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及一批省部级名优产品,经济发展的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by http://CiDu.Net/

  四是以特色区域经济为主,走专业化、基地化、区域化发展路子。目前,全市已培植形成了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和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旅游服务三大主导产业。这些优势和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并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基地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向。全市形成湄洲湾南岸石化港口工业区、晋江口科工贸旅游经济区、围头湾地带对台贸易加工区、东西溪流域资源开发生态经济区等四大经济区域。并着力建设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民生产品制造基地、石油化学工业基地、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生产要素集散基地等五大基地。区域内资源和生产要素按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原有的特色产业基地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档次。沿海地区基础条件比较优越,区域经济发展先行一步,形成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半小时城市群”,其土地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市24.6%、52.5%和74.8%。山区县不甘落伍,加快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目前全市已形成区域经济与县域经济联动,专业化生产,产业链延伸,生产要素聚集,基地与市场结合的特色鲜明的集群经济。专业化、基地化、区域化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点击数: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