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影音 | 图片 | 论坛 | 模拟驾考 | 免费取名算命 | 瓷都工具 | 留言本 | 域名 | 瓷都商城 | 汇款 | 
您现在的位置: 瓷都热线|诚信中国:“一就是一”(1941.CN) >> 资讯 >> 瓷都德化 >> 综合新闻 >> 正文 登录 注册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学沿海赶沿海”力争走
紧抓工作主线促进科学发
德化:力争走在全省山区
党代会:给予资金倾斜建
加快推进德化走在全省山
努力实现德化走在全省山
德化:力争走在全省山区
山区县德化的有益探索         ★★★
山区县德化的有益探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福建日报 更新时间:2006-6-7 19:12:26
【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地区发展不平衡,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发展较快,而山区老区、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则发展较慢。可是德化这个山区老区县却与众不同。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0.38亿元,增至2005年的51.26亿元,增长134倍,财政收入从393万元,增至53838万元,增长136倍,远远高于全省平均增长值。为什么这样一个山区老区县能够得到迅速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该县能够充分挖掘“山多、水足、矿富、瓷美”的优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拼敢闯,锲而不舍,走出一条山区老区县迈向现代化的路子。//by http://CiDu.Net/

  始终把振兴陶瓷工业作为重头戏。该县陶瓷生产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可是原有的生产规模很小,1949年时一年只生产陶瓷制品32万件。经过不懈努力,到2005年已发展到年生产16.38亿件,产值40.8亿元,发展速度、生产规模和出口创汇,均走在全国陶瓷产区前列,最重要的经验有两条:一是“各种体制齐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全县陶瓷行业只有两个国有企业和一个集体企业,搞得冷冷清清,打不开局面,被迫进行改制,并大力发展民营和股份制企业1200多家,形成规模,增强活力。现在该县民营经济很活跃,全县包括陶瓷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已达1661家,实现生产总值47.9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80.8%,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二是面向海内外市场求发展。从生产“滴水观音”到开发西洋瓷市场,进一步拓展日用瓷生产,经济外向度显著提高,年创汇达1.1亿美元。//by http://CiDu.Net/

  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和丰富的矿藏。德化县可供开发的水力资源达30.2万千瓦,已建成155个电站,装机容量27.55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2万千瓦,水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德化县矿藏丰富,已部分开发金矿、铅锌矿、石灰石矿,其中金矿产量占全省第二位。为实施“以工兴县、以城带乡”的发展路子,该县1990年提出“小县大城关”战略。城镇建成区从1995年的2.73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8.5平方公里,城关人口近1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56%。在全县15.7万劳动力中,已有10.24万人转入非农产业,而其中留在本县城镇的有8.5万人,占83%,另有县外流入的劳动力约1万人。//by http://CiDu.Net/

  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该县连续五届蝉联“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称号,荣获首届“省科普先进县”称号,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高中入学率达85%。高考每万人口本科上线率连续五年位居泉州市前列。为培养高质量的陶瓷人才,该县依靠本县财力,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在老年教育方面,早在十六大提出全民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之前,该县已实现老年教育强县目标,入学率达44.3%。创建“平安德化”成效显著,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多年居泉州市前列。//by http://CiDu.Net/

  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融为一体。该县传统的陶瓷生产工艺落后,建龙窑,烧木柴,对环境破坏是惊人的。1982年,11月,当时的水利部领导前来视察时,提出“以电代柴”的意见。县里认真贯彻落实,把发展小水电和改造陶瓷生产工艺结合起来,至今,烧制陶瓷已全部使用电力和天然气,1000多家陶瓷企业见不到一个烟囱,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该县重视发展林业和水源保护,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56.9%,上升到2005年的77.3%,木材蓄积量达1020万立方米,成为全省重要林业县之一。//by http://CiDu.Net/

  统筹城镇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规划,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如今,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进展和地方财力的增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和实施“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条件已经具备,支农力度加大,二元结构正在淡化。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达4776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民增收既得益于发展特色农业和龙头企业,更得益于非农收入稳定增长,农民务工收入约占总收入的70%以上。在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之后,该县舍得花钱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援偏远山区老区,185个村完成通村公路硬化,占96.4%。全县投入7100万元,完成农村电网改造。近年来,两个老区贫困村被列入省级重点扶持,8个贫困村得到市级重点扶持,19个贫困村由县领导挂钩扶持,共筹集扶持资金2500万元。//by http://CiDu.Net/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点击数: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