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影音 | 图片 | 论坛 | 模拟驾考 | 免费取名算命 | 瓷都工具 | 留言本 | 域名 | 瓷都商城 | 汇款 | 
您现在的位置: 瓷都热线|诚信中国:“一就是一”(1941.CN) >> 资讯 >> 瓷都德化 >> 综合新闻 >> 正文 登录 注册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德化县第六届瓷都“广场
德化县高甲剧团26日献艺
[图文]德化老人写就高甲戏教材(图)         ★★★
德化老人写就高甲戏教材(图)
作者:不详 文章来源:海峡都市报 更新时间:2004-12-10 0:19:36
【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德化县老艺人吕森

    本报讯  最近,德化县老艺人吕森用了20年时间,撰写出版了《高甲戏做功教材》一书,成为国内个人撰写出版高甲戏教材的第一人,该书也是全国首部高甲戏教材。昨天,泉州艺校张文辉副校长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德化《高甲戏做功教材》一书的出版,将使闽南传统高甲戏的表演得到进一步规范,是十分难得的,它对研究高甲戏的表演艺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by http://CiDu.Net/

    从艺40年

    积累丰富经验

    据了解,吕森在上小学时就对泉州戏曲很感兴趣,后经学校推荐,考入了德化高甲戏剧团;1960年被选送到晋江专区艺术学校读书;3年后,他从晋专艺校毕业,分配到德化县高甲戏剧团,开始了他的戏曲人生。//by http://CiDu.Net/

    他说,当时德化高甲戏剧团连续三四年都上山下乡去演出,演员要挑自己的行李,还要推剧团的道具。吕森足迹遍布全县,每个乡里角落他都去演出过,都是属于义务演出,而且没有补贴。//by http://CiDu.Net/

    后因历史原因,德化县高甲戏剧团被解散了。1973年因工作需要老吕又被调到县文宣队当演员。1975年县高甲戏剧团得以恢复重组,老吕重新回到他日思夜想的戏剧岗位上。1985年起,他任德化高甲戏班指导老师。//by http://CiDu.Net/

    

    传统高甲戏

    缺乏规范教材

    泉州是个“戏窝子”,戏曲饮誉海内外。但是,近年来了解高甲戏的人极少,至于潜心研究的人更是微乎其微,其中有一条重要原因是人们对高甲戏使用闽南语唱腔、对动作语言不甚了解。//by http://CiDu.Net/

    吕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甲戏有“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等“四功五法”的传统表演功夫,作为福建传统戏剧“五朵金花”之一的高甲戏,一直以来都没有系统性教材。学生的练习、表演都是靠师传家传,特别是为学生讲授理论课只能凭个人实践经验。20年前,他担任德化高甲戏老师时常碰到这棘手的问题,他也从中发现科学的教材对推广该种戏剧艺术的重要性,就萌发了写教材的念头,并开始动笔整理资料。//by http://CiDu.Net/

    动笔20年

    八易其稿

    吕森说,1985年,他在担任高甲戏班老师时,把从艺心得、基本功以及特定语言都一一记录下来,同时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经过20年的表演及教学实践才形成了初稿,并八易其稿后才交付出版。//by http://CiDu.Net/

    这本教材中,基本功训练课有:脚姿、手膀、步法、腰功等共八章,学员可根据教材进行规范化学习。//by http://CiDu.Net/

    另据老吕介绍,有生之年他还要出版一整套包括“念功、唱功、打功”在内的高甲戏教材。//by http://CiDu.Net/

    

    出书当教材

    技艺有规可依

    泉州艺校张文辉副校长认为,高甲戏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剧种,目前表演形式、名称还比较混乱,一些演员训练几个月就匆忙登场表演,缺少的就是系统教材的教育。《高甲戏做功教材》一书图文并茂地反映高甲戏的舞蹈动作和形体姿态,除了训练提示外,从“脚姿与脚位、手膀训练”等方面由浅入深进行,是一本较规范的教材,艺校将把此书纳入教学课程。//by http://CiDu.Net/

    他同时认为,这本书是作者结合文艺工作的具体实践,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养分,采撷相关著作中的艺术之花而编写的,是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社会,旨在传承福建地方戏剧文化,光大高甲戏这个优秀的、传统的民族戏剧瑰宝,培育既有继承传统艺术、又有时代风貌的文艺队伍。//by http://CiDu.Net/

    

    □名词解释

    

    何为高甲戏

    福建戏剧有30多种,占全国十分之一强。五大地方剧种分别为:莆仙戏、梨园戏、闽剧、高甲戏、芗剧。高甲戏是后起之秀,它流传于泉州、厦门等闽南方言地区及台湾省和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它的历史渊源大约是清道光年间(1820~1840)的“宋江戏”前身。清末民初形成了“高甲戏”这种剧种,虽历史不长,本身的程式也不明显,但它善于吸收消化其他剧种的艺术养分,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崛起于剧坛,并闻名遐迩。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资讯录入:ahui    责任编辑:ahui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点击数: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