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泉州城市户口价值变化阶段记录
作者:苏智峰  文章来源:泉州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5 8:02:2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本组文字/记者苏智峰实习生李瑜插图/洪志雄

  编者按

  由于附着过多的社会福利,长期以来,拥有一本城市户口本成为许多人的梦想与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政府对户籍制度的不断改革,户口本在生活中的作用逐渐淡化,然而,其背后的利益仍然是莫大的诱惑,引导着人口的流动,从“围”城到“困”城再到“融”城,人口的流动方向变化直接体现出城市户口价值的变化。

  为了让外来人口更好地融入泉州这座城市成为新泉州人,9月1日起泉州市开始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试行),创造性地提出了“多证合一、多举并重、多位一体”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新模式,将户口本上的一些基本功能转借到简单的新《暂住证》上,意味着长期拦截在“城里人”与“外来户”之间的户口价值差异再次淡化。

变迁

讲述辛酸苦辣的“户口”故事

  近日,在不少热门网站的论坛里,讨论“户口价值”的帖子频频出现。有一个帖子称,广州户口本对于三口之家来讲至少值120万元!更是引起了关注和轰动。

  那么,泉州的户口又值多少钱?不同年代里附着在户口身上的各种功能与利益都不相同。但如果听听几个有关户口变迁的故事,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数据,来解开这个命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

  关键词:“围”城

    “娶个城镇户口的,不用干活也饿不着”

    上了年纪的人也许还记得这样的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拥有城镇户口就意味着享有粮油、副食品等一系列供应的特权。没有城镇户口,就很难在城市生活,读书、工作,甚至结婚,都离不开户口。

  因为享受到的待遇不同,户口像一杆无形的标尺,划出“农村”和“城市”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也因此被人为地戴上了镣铐。一些恋爱中的男女因为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的差别而分手的比比皆是。现在市区某政府部门任职的周先生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故事。

  1978年8月初,在家苦等了快一个月的周先生终于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伴随而来的是全家人的狂喜,因为凭着这一张录取通知书,周先生跳出了“农门”,户口也随之由农业户口变成了城镇户口,就是“城里人”了,可以享受国家粮油供应。村里的人有主动给他家送礼的,也有上门提亲的。开学报到时,差不多全村人都来为他送行,快60岁的老村长拉着他的手说:“你是我们这里第一个吃上商品粮的,是我们村的骄傲啊。”

  对于当时的周先生和他的乡亲们来说,城里人和农村人最显著的差别在于粮食。他们清楚地知道,农民是种粮食的,收入低;城里人不但收入高,大都在工厂工作,还能享受商品粮的分配和各种日用品补贴。当然,还有很多差别,比如工厂招工只要城里人、城里人每家花很少的钱就可以租住政府的房子、城里的学校只招城里孩子,农村孩子需要另外交一笔费用、农村人永远被城里人看不起……

  四年后,周先生大学毕业并被分配到北峰的一所中学教书。参加工作后,周先生和当地的一名农村姑娘谈上了恋爱。可是这段恋情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家人认为对方是农业户口,娶了她很可能会影响今后的生活。“娶个城镇户口的,每个月有粮票,不用干活都不怕饿着,多好!”周家人的理由很能代表那时城镇户口的优越性。

  ●上世纪九十年代

  关键词:“困”城

    “落户10年仍被当外来户”

    今年63岁的老钱祖籍在惠安,1997年时举家搬到丰泽区灯星社区。老钱告诉记者,当初他是从别人手中买下这栋房子的,连户口一起迁过来。虽然落户在后淮,也在这里住了近10年,然而,老钱却感受不到自己是“本地人”,“村里的生活,人情味很浓,但作为一个外来居民,却总是觉得很难融入他们当中。”

  老钱说,他把户口迁过来近10年了,但由于不是原住居民,在村里总感觉是“外来客”。“外来户”这个名分让老钱感到很不舒服。老钱向记者举了两件令他“很不舒服”的事。他告诉记者,村里若是碰到诸如修路等“公家事”的时候,居委会每次都会来人催他们这些“外来户”捐款,像上次村里修一条水泥路的时候,居委会主任就要求他们这些“外来户”每户捐款。“虽然次数很少,但这样总让人觉得低人一等。”

  还有一件事让老钱对“外来户”的名分耿耿于怀。他说,村里有很多红白喜事要跟,刚来的时候,他们一家心想谁都有需要帮忙的时候,村里人情味浓厚也是好事,大家跟来跟去也不错啊,谁料他们是依照礼节都跟了,但他们家有什么事除了几个比较要好的村民,其他人根本不当一回事,以后他们也就不跟了。

  “不仅如此,因为户口是从外面迁来的,所以村里的福利多数情况下都没我们的份,如股份、老年人生活津贴,等等,那是原住民才有的。”老钱告诉记者,这里的原住居民,不管大人小孩,每人每年都能享受到六七百元的福利分红,而村里的老人每人每个月都有生活津贴,但严格规定只有祖籍是本村的原村民才能享受,像老钱这样的“外来户”,即便在这里居住了10年,也是没有资格享受这些的。

  “村里除了每个月发放老人生活津贴外,每年还会组织一次旅游,不去的还有补贴。我作为外来客没有这种津贴,我很羡慕他们。”老钱说,虽然没能享受到村里的津贴,但每次他和老伴都会自掏腰包参加旅游,虽然去的不是很远,大多是泉州附近的城市,如厦门、福州,但他们还是很开心。

  记者了解到,像老钱这样的“外来户”在社区里还不少,他们多数是从外地搬迁来这里落户的,甚至有的还是市区本地人,虽然如此,在这里,由于户口问题,他们仍然被视为“外来户”。

  老翁祖籍鲤城区新街,算得上是名符其实的泉州本地人。20年前,老翁在灯星社区的后淮买了一块地建房安家,但与老钱不一样的是,老翁一家的户口并没有迁到灯星社区。

  “户口没有迁移过来,最麻烦的一件事是没办法在这里参加选举,虽然对社区里的事务都很熟,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就不可能当上村干部,每次都要回到户口所在地参加选举,但对那里的人却不熟悉。”谈到户口带来的差别,老翁说,由于户口不在这里,小孩也就没办法在灯星社区就读。“如果要的话就要交寄读费,学费也要多交,每学期要多交几百块,那小学6年要多交几千块,太贵了。”老翁的孙子在读幼儿园,以后到哪里读小学还不清楚。

  “同样生活在这一片天地,仅隔一条街,差别就这么大。”户口的问题给老翁带来的感触颇多。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