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发展与保护同步 经济与生态双赢
作者:潘 征 苗苏…  文章来源:求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 8:26:2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发展与保护同步  经济与生态双赢

——福建生态省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福建省委政研室  本刊科教编辑部  联合调研组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以年均12.7%的速度增长,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原来基础比较薄弱,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生态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2002年,福建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重点江河流域整治成效显著,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强,防治污染水平稳步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位居全国前茅,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时称赞道:“福建生态环境优美,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XMW)

  一

  盛夏时节,调研组在八闽大地考察。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山区,从城镇到企业,所见所闻使我们感到,福建生态省建设具有五个方面的显著成效:

  ——生态农业发展迅速。近年来,福建重点培育“畜牧、水产、林业、园艺”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畜禽、笋竹、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及优势品种。通过14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的带动,全省建立起绿色和有机食品试点基地4万公顷,形成闽西北绿色产业、闽东南高优农业和沿海蓝色产业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生态农业模式得到大力推广。在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白羽肉鸡食品加工企业、“福建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圣农集团,我们看到三条生物化工产业链带来的巨大环保效益。2005年,该公司先投资2000万元,建成两座鸡粪生物有机肥厂,年产生物有机菌肥6万吨;又投资800万元建立了固体废弃物处理厂,全年处理鸡内脏、淘汰鸡、种蛋壳等1万吨,回收动物粗蛋白质约2500吨,用于猪、牛、鱼类的饲料添加剂。2006年,该公司投资2亿元,建起第三条产业链——鸡粪发电厂,每年能燃烧15万吨以上的鸡粪,生产的电量除满足自身需要外,剩余部分被送入当地的电网。预计今年这三条生物化工产业链将新增产值2亿元。(XMW)

  ——生态效益型工业初具规模。在三钢炼钢厂,我们看到一个巨大的转炉,伴随着氧枪喷氧声,一股浓黑的烟尘从转炉内升腾起来,随即转炉顶端的煤气回收系统把它们“吞噬”得一干二净。工厂负责人告诉我们,烟尘被吸收后,经过两次除尘,被分离为煤气和含尘污水。煤气回收到贮气柜继续使用,含尘污水进入水力旋流器,分离、加药沉淀后,污染物被挤压成泥饼作为烧结矿的原料,澄清的水继续循环使用。2006年,三钢炼钢厂通过煤气、烟尘、污水回收处理再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达5500多万元,做到了增钢不增水、不增污、不增废、不增耗。在东南沿海颇负盛名的“国家环境友好企业”雪津啤酒厂,负责人告诉我们,几年来,企业先后投入4800万元对“三废”和噪声进行综合治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废物的回收率达99%以上,不但保护了环境,还创造了效益。目前,全省以火电、石化、冶金、建材、轻纺、煤炭六大行业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加大力度,福州、厦门、泉州都建起生态工业园区,按循环经济模式进行规划、建设,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2006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16.9%,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7个百分点。(XMW)

  ——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据有关方面测评,福建省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的区域占85.37%,其余14.63%的区域为良,优良率居全国第一;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优于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的平均水平;城市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呈下降趋势;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7平方米,全省有7个乡镇获“全国环境秀美乡镇”称号,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在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厦门市,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海上花园”的魅力。这里空气清新,每年有半数以上的时间空气保持优质标准,其余为良。全市每年投入环保的资金占当年GDP的2.2%以上。该市舍弃了110项房地产项目,腾出了344万平方米土地用于绿化建设。为保持宁静,岛内部分禁止摩托车行驶,政府补贴发展公共交通。市中心的筼筜湖,十年前曾经因城区污水的排放,水体变黑,气味难闻。政府投入3.8亿元进行清理,搞活了水体,恢复了生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湖碧水荡漾、居民在湖边休闲娱乐的祥和景象。走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莆田市西天尾镇,我们仿佛进入了度假村,道路硬化,家畜进圈,垃圾集中处理,厕所卫生,饮用水达标,村村树木茂盛、处处鸟语花香。文明生态村建设不仅带来了村容村貌的巨变,也深刻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遵纪守法、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奋发向上蔚然成风。(XMW)

  ——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福建省各级环保部门通过组织“中华环保世纪行”以及纪念世界环境日、地球日、土地日等系列活动,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生态科普宣传;通过组织专家和公民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有奖举报制度、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乡镇”评比等活动,将公众生态意识的培养与社区和乡镇建设结合起来,并纳入学校经常性教育之中。在福州市天元社区,活跃着一支由老教师、老干部、老工人等小区居民组成的环保志愿者队伍。他们经常巡视在社区内,积极参与社区的环境管理。(XMW)

  ——生态安全得到保障。福建省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集中力量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问题。闽江、九龙江是福建省的两大主要水系,孕育了沿江数千万人口。多年来,由于工业迅速发展、人口增加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两江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福建省委省政府就将闽江、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列为省重点污染治理工程,并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两江流域完成了1000多家工业污染企业的废水治理任务,迁移了数十个养牛场和养鸡场,建成了25家污水处理厂和12个垃圾处理场,使两江水质达到三类水质的标准。今年,福建还设立7800万元专项资金,继续进行闽江、九龙江流域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并把重点放在污染物减排上。上半年,闽江流域整体水质状况为优,Ⅰ类—Ⅲ类水质比例和水域功能达标率分别为97.7%和98.8%,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2.4和1.7个百分点,水质明显优于全国七大水系和周边省份河流。福建还建成十个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站和31套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对全省120个县级、522个乡(镇)级饮用水源地,严格执行饮用水源管理规定,做好水质监测。(XMW)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