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鲤城有姓氏440个 "吴"为第一大姓
作者:朱彩云  文章来源:东南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1 8:21:4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洗、衣”“操、劳”“乐、哈”都是姓

  □早报记者朱彩云

  昨日,记者就市民关注的鲤城“百家姓”,走访了鲤城区方志委。如今的鲤城区新“百家姓”排行如何?

  记者从鲤城区方志委获悉,吴姓排第一,陈排第二。

  前三十位排行为:“吴陈黄林王李杨张蔡许郑傅苏刘庄曾谢蒋洪郭何周叶魏朱施史江徐潘”。

  鲤城区总人口中多数为汉族,另有回、满、畲等少数民族19个。共有姓氏440个,其中有2个复姓,分别为欧阳、皇甫。万人以上姓氏7个、千人以上万人以下姓氏33个、百人以上千人以下姓氏68个、未满百人的姓氏332个。

  有趣的是,有人姓梅、姓兰,有人姓洗、姓衣,有人姓操、姓劳,有人姓乐、姓哈,有人姓井、姓浪,有人姓闪、姓催,还有人姓泉的。另外,还有诸如姓一、支、首、相、农、民、遇、上、祈、归、揭、印、汝、达、皮、滑、巫……

  据配合鲤城区方志委编撰百家姓的文史界专家龚书群、萧清和以及杨清江先生介绍,宋元时期,外国商人、水手、使节和传教士,远渡重洋来到泉州,从事经商、旅游和宗教文化交流活动,特别是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随船来泉传教经商,他们有的长期定居,甚至与当地汉人通婚,生息繁衍为蒲、丁、郭、金、夏、黄、马、葛等20多个姓氏。

  宋元时期泉州港日益兴盛,人口不断增多,往海外的人越来越多。元末泉州十年战乱和明嘉靖年间倭寇在闽南沿海的烧杀掠抢。明清政府实行海禁、迁界,闭关锁国,使海外客商纷纷掉头而去,“海曲春深满郡霞”的泉州,顿时“万花纷谢一时稀”,衰落凋零的刺桐港几乎一度被风云激荡的世界所遗忘。

  鲤城区方志委吴英明主任表示,经过长时间深入普查调研,《鲤城姓氏文化》初稿基本完成,收入了57个姓氏,历时数载。由于工程浩大,人口来源较复杂,编撰进度受一定影响,还需请热心此事的市民们更多地提供鲤城各姓氏资料和线索,以及相关族谱内容,鲤城地方志联系电话为:22355728(传真22355727)。(XMW)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