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北京科技报》评出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北京科技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5 10:45:3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2006中国十大科技骗局:2万元买贵族爵位
“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出售爵位



  2006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10 “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出售爵位

  事件回放

  在本报将“中国管理科学院涉嫌3万元兜售院士”列为“2005十大科技骗局”之后,“兜售”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6年2月,有知情人向本报披露,一家名为“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的机构正在以2万元兜售“爵位”。(详见3月2日本报《兜售院士风波未了2万元买贵族爵位骗局曝光》一文)

  向本报曝料的蒋地厚先生只是一名宜昌市武家岗区武临街道办事处的社区医生。他在接到“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邀请参评“院士”的函件时,并没有狂喜,在受宠若惊后,更大的疑虑在心头升起了。他求助于本报,希望能了解一个真实的“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XMW)

  记者在“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网站的“专家学者”栏目里发现,多达数页的简介照片中,几乎人人都戴着“博士帽”,其中不乏大学教授、医生、企业家,而更多的是乡镇乃至村一级的干部。(XMW)

  入选依据

  当事人声称:2006年2月23日,为了解内幕,记者进行了暗访。“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北京的办事委托机构———北京陆港英才文化交流中心主管张伟称:“只要中级职称以上,有突出业绩的人或某一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可以申请。我们要审核一下申报人的资料,然后发到香港,由香港方面组织专家,给出评审结果。”

  在“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的邀请函上,记者看到简介上介绍:“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成立于20世纪初,是经英国政府特别批准的社会性研究机构,与英国、美国及欧盟共同体等国家的科研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往来……

  记者调查:2006年2月23日,记者向香港教育统筹署进行了查询。香港教育统筹署的答复很明确:“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根本没在那里注册或临时注册,香港教育统筹署对“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一无所知。(XMW)

  同一天,记者联系了英国大使馆。英国大使馆新闻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不知道“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和香港皇室文化研究会,更没有与其有过接触。这位工作人员介绍,“终身贵族爵位”的授予必定由英国女王本人或女王委托的其他王室成员授勋,决不会授权给社会性的其他机构来操作。(XMW)

  经调查发现,“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的承办单位是一家名为北京陆港英才文化交流中心的公司。(XMW)

  结局回访

  “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兜售院士的消息经本报披露之后,文章被转载1200余篇。该院是否还在继续兜售院士呢?记者再次拨通了该院的北京办事委托机构北京陆港英才文化交流中心,但至截稿之日,一直无人接听,而且该院的网站至今也打不开。(XMW)

  -文/本报记者 吴洣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